随着不孕不育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试管婴儿技术做为有效的助孕技术逐渐被大众接受认可。“试管婴儿”一词2017年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但是目前“江湖上”关于“试管婴儿”的谣言和误区依然不断,看看以下几点,您中招没?

误区1:我们只想做备孕前的一些检查,不用去生殖中心,只有做试管婴儿的人才需要去生殖中心。
答:错!生殖中心可只是做试管婴儿的科室,而是集生殖内分泌不孕门诊、生殖男科门诊、辅助生殖技术手术室、辅助生殖技术胚胎实验室一体的,由生殖妇科医生、生殖男科医生、胚胎学家、生殖专业护士组成的为患者解决男女生育问题的综合医疗中心。
对于:久备不孕,是去生殖中心看还是去妇科看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简单例子:同样是做一个B超检查,生殖中心医生会侧重于关注子宫内膜的情况、卵巢功能、卵泡的大小、卵泡能不能长大、卵子能不能顺利排出等影响生殖孕育方面的信息;而妇科医生会更加侧重关注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妇科疾病相关方面信息。对于需要配合妻子做检查的男性朋友们也要区分开来,大多数医院男科都分设有泌尿男科和生殖男科专业,前者是看泌尿道疾病和前列腺疾病为主,后者归在生殖中心,专门针对男性生殖疾病,如精液异常、阳痿、早泄等问题。所以关于生育方面的治疗,生殖中心的医生更加专业和权威。这回您搞清楚到医院就诊该挂哪个科了吧,可别走错地儿耽搁事儿呀!

误区2:女性促排卵以后,卵子就被提前使用了,会让女性提前衰老的。
答:错!准妈们往往担心试管婴儿治疗中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一次性促排出多个卵泡的方法会影响卵巢功能,引起女性提前衰老。其实不会的!正常女性出生时卵巢内最初的卵泡数目就固定了。在自然状态下,每次月经周期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然后排卵,其它的基础卵泡将进入自行退化闭锁阶段,成为陪衬最终消失。而促排卵药物只是挽救了那些本该消失的卵泡,把他们共同列入生长的队伍,促使它们也成长为成熟的卵泡,尽可能帮助准妈获得更多的卵子,获得更多受孕的机会。促排卵药物并不会干扰其它沉睡的卵泡,因此促排卵不会“提前掏空”卵巢。目前研究调查,尚未发现使用促排卵人群衰老加速的情况。

误区3:使用促排卵针,激素作用下使得我变胖了好多呀!
答:错!有些患者抱怨在打完排卵针后觉得自己变胖了,这种现象是因为打促排卵针会使雌激素水平上升,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即暂时性“水潴留”,导致水肿。治疗后一段时间,随着药物代谢,雌激素水平归于正常,水肿也会逐渐消退。还有些女性由于惧怕营养不足和活动多会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就会过度进补和限制身体活动,甚至每天卧床休息,这样自然会使脂肪堆积、体重增加。

误区4:试管婴儿移植后,是不是要天天卧床,不然胚胎会掉出来呀?
答:错!很多准妈为了“安全起见”,在试管婴儿移植术后日夜卧床休养,说是害怕活动后胚胎会掉出来,因为她可能听到很多人说自己长期卧床最终顺利怀孕了,这是真的吗?怀孕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长期卧床并不可取。目前研究结果均表明移植后卧床休息时间长短与试管婴儿成功率没有联系,甚至有些研究认为:长期卧床不利于全身血液循环流动,反而增加相关血栓发生风险,不利于准妈的身体健康及妊娠。

说法5:听好多人都说试管婴儿宝宝会有出生缺陷,健康和智力发育不如自然怀孕。
答:错!不少准爸妈担心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宝宝是“非正常婴儿”,比自然怀孕的宝宝柔弱。实际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球已诞下约500万试管婴儿宝宝,最早的(1978年)试管婴儿也诞下了自己健康的宝宝。医学界很多较大规模追踪调查及研究均证实了,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宝宝与自然受孕出生的宝宝在出生缺陷及以后的心智发育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准爸妈们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松口气了。




我们想说:对于准备做试管的夫妻,一定要对试管婴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调整好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过多的患得患失,更不能轻信网络上的谣言。
生殖医学科经过多年运行,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在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男性不育、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在注重技术提升的同时,加强科室团队建设及人文教育,形成了对不孕患者身心关怀、综合治疗的特色,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毛阿宇
审稿:曲晓力、岑 剑敏
审核:护理部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