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差返柳的胡先生,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同时,还会伴随着寒战、身体酸痛。起初,胡先生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于是在药店买了退烧药自己应对,但是渐渐的,胡先生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刚吃药退下去的体温,在不久之后又会重新卷土重来,普通退烧药根本起不了明显的作用,反复的高热折磨的胡先生苦不堪言,于是,胡先生连夜来到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医生,快点救救我!”见到医生后胡先生立马快步向前说道,“这位先生,您先不用紧张,请问您现在是有哪里不舒服的地方吗,不用着急,您慢慢说。”刘医生安抚好胡先生的情绪后,开始仔细的询问起胡先生近来的状况。谈论中,刘医生抓住了其中的重点,原来,胡先生前段时间刚从非洲出差回国,那么,会不会是它引起的呢?随后,胡先生进行了相关检查。果然,报告显示最后的元凶就是它—疟疾。

胡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不过是去了趟非洲,就得了这个“怪病”呢?随后,刘医生针对疟疾,给胡先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俗称“打摆子”,它是通过受疟原虫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的一种疾病,通常会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和高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2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60万人因此丧命。
常见症状有哪些?
|
疟疾 |
流行性感冒 |
病原体 |
疟原虫 |
流感病毒 |
传播途径 |
经感染的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 |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 间接传播 |
主要症状 |
发热、发冷、出汗、头痛等呈 周期性发作,发作多次后可出 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可出 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
打喷嚏、咳嗽、流鼻涕 等呼吸道症状,及发 热、乏力、肌肉酸痛等 全身症状 |
诊断方式 |
血涂片疟原虫显微镜检查、疟 原虫抗原检测、疟原虫核酸检 测等 |
采集咽拭子或鼻拭子标 本做核酸检测等 |
潜伏期:在潜伏期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较常见的潜伏期症状包括头疼、四肢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会有低热,但发热不太有规律。
发作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寒战,表现为身体发冷,通常最先为四肢发冷,然后为后背发凉,最后全身都感觉很冷,伴有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唇、指甲发绀。寒战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小时。
其次是发热,在寒战和全身发冷结束后,患者会进入高热期。这一时期患者体温迅速上升,面色变红,之前口唇指甲的发绀消失,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在高热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痛等情况。该状态通常会持续2~6小时。
最后是大汗淋漓,在高热后期,患者会开始慢慢出汗,一开始通常只是少量的出汗,慢慢会发展为大汗淋漓,患者也会伴随出现疲倦感。在出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感觉好转。重要的是,在患病期间,上述症状会呈周期性反复出现。


疟疾如何进行传播?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疟疾的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虫者会将疟疾传染给他人,疟疾患者因为血液里有成熟的疟原虫雌雄配体,所以传播性极强,而类似胡先生这样的轻症和带虫者,虽然在疟区的时候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因为血液中已经有了配子体存在,后期也会发病,且具有传染性。接下来则是传播的途径。

自然传播媒介,按蚊是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非洲是世界上疟疾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处于炎热地带的非洲,蚊虫肆虐,而蚊种分为很多种,可以传播人疟疾的有60多种。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和萨氏按蚊等七种是作为传疟的媒介。蚊子通过叮咬人体、或者叮咬另一只蚊子,可以完成疟疾的传播。


1.血液传播,如果一个正常人输注了疟疾患者的血液,或者与疟疾感染者共用一个注射器,那么,疟疾就会通过血液,感染另一个人。


2.母婴传播,当孕妇感染疟疾,或者属于带虫者,那么,在怀孕期间,疟疾会通过胎盘连接进行传染,当这个孩子出生后,由于感染可能会导致先天性疟疾。

3.其他:旅居疟疾流行地区,例如非洲、泰国、越南、东南亚等地区,会增加患病风险。婴幼儿、孕妇及未出生的胎儿,由于自身机体免疫较低,也可增加其患病的风险。同时,卫生条件不好、教育水平低、贫困、未正确服用预防药物以及未采取预防蚊虫叮咬措施等,也会增加疟疾感染风险。
疟疾可以治愈吗?会不会复发?
值得庆幸的是,疟疾虽然可怕,却是可以治愈的,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屠呦呦研究出的青蒿素,为人类抗疟药物开拓了新方向,迄今为止,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所以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疟疾患者预后良好。

而疟疾的麻烦也在于,它存在再燃与复发两种情况。再燃是指急性患者症状恢复后,在没有发生新的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发作疟疾。它是由残存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重新繁殖导致的。复发则是指血中的疟原虫全部消灭后,在没有发生新的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发作疟疾,复发多发生在1年内,一般不超过2年。所以在疟疾治愈后,后续需要观察疾病有没有再次复发。
我们如何进行防护?
目前疟疾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早在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零本地疟疾病例的报告,而对于疟疾的防护也有着比较全面的措施。
1.远离传染源,大家应避免居住或者旅行至疟疾高发区,比如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注意做好防蚊灭蚊。
2.切断传播途径,非必要到疫区旅居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长袖长裤,准备相关的驱虫喷雾,杜绝蚊虫叮咬的可能性。


3.预防蚊虫叮咬,应避免到蚊虫肆虐的地方进行活动,如密林,静水,或者光线昏暗处,休息时使用蚊帐或者其他驱蚊设备。
4.借助药物治疗,若不幸感染疟疾,不要惊慌,应马上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对疟疾患者,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做好自我护理,以免病情加重。
在了解了疟疾的相关知识后,胡先生的心也安定了下来,在感染病科一病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了一段时间,胡先生终于康复出院了,胡先生感慨的说:“医生,下次再到疟区出差,我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这个疟疾啊,太折磨人了。”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覃金香
审稿:蒙翠莲
审核:护理部 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