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跑马拉松的好时候,全马、半马、越野跑,引领着全民健身的热潮。然而,在长时间跑步的负荷状态下,人体心肺系统、肌肉骨骼都要经历巨大的考验,一旦超过人体耐受程度,可能发生昏厥甚至猝死意外。
因此,正式开赛前,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建议参赛选手们特别是第一次参赛的跑友们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查。
什么是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是通过模拟运动负荷,实时监测人体心肺功能的科学检测手段。受试者在跑步机或功率自行车上完成递增负荷运动,同时佩戴面罩收集呼出气体,分析氧气摄入量(VO₂)、二氧化碳排出量(VCO₂)等指标。通过心电图、血压监测,评估心脏对运动的反应。CPET能精准量化人体最大摄氧量(VO₂max)、运动耐力极限及心肺储备能力,是评估运动风险、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的“黄金标准”。

马拉松赛前为什么要做心肺运动试验?
马拉松是一场耐力之战,对参赛者的心肺功能有着极高的要求。每年,马拉松赛事中都偶有因心脏问题引发的意外事件,这些悲剧敲响了安全参赛的警钟。心肺运动试验,正是预防此类风险的关键防线。它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心血管隐患,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通过早期的干预和专业指导,参赛者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情享受比赛,避免意外的发生。
赛前CPET的必要性体现在:
◆ 风险预警: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脏病、哮喘等潜在疾病,降低猝死风险。
◆ 体能评估:明确参赛者的运动极限,避免因盲目追求成绩导致过度疲劳或损伤。
◆ 个性化备赛: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强度(如确定乳酸阈值),优化配速策略。

心肺运动试验对马拉松比赛有什么帮助?
心肺运动试验还能成为提升比赛成绩的“秘密武器”。对于每一位马拉松选手而言,科学训练是提高成绩的核心。试验所提供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等关键数据,为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这些数据,教练能够为选手量身定制训练方案,确定最佳的训练强度、时长和频率。例如,通过了解选手的最大摄氧量,合理安排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比例,帮助选手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训练效果,从而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哪些人需要做心肺运动试验?
除了普通跑友,还建议以下人群每年定期做心肺运动试验,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尽早处理。
1.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等。
2.已确诊为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3.长期缺乏运动锻炼、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晚睡的人群。
心肺运动试验怎么做?
心肺运动试验测试前,会由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医师做测试前风险评估。受试者最好身着棉质宽松运动衣裤,脚穿运动鞋,必须在进食后进行心肺运动测试,禁止空腹状态下测试,以避免运动后低血糖。通过评估后,心脏康复护士会给受试者戴上心电图、血压及指脉氧监测仪,以及能够检测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面罩。通过踩踏功率车来逐渐增加运动量,让受试者尽量做到最大的运动量。心脏康复医师将记录分析检查的全过程,包括受试者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一系列生命体征指标,以此评估受检者的心肺储备能力能否匹配跑马等高强度运动,是否存在运动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