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创新 破壁融合”系列报道之一:“智管”血糖 “联动”护航——柳人医革新围术期血糖管理

详细介绍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围术期血糖管理已成为影响手术成败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血糖异常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任何波动都可能威胁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柳州市人民医院自2024年11月起,推行了一系列针对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改革创新举措,从信息化管理、托管模式创新到制度规范完善,全方位发力,为患者围术期安全与健康筑牢坚实根基。

信息化管理升级:血糖管理迈入智能时代

在过去,血糖管理往往依赖于传统记录手段,流程管理上费时费力,跟踪不及时,管理效率低。伴随六级电子病历建设深度推进,医院将血糖管理融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高度集成与应用。经过2轮血糖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迭代,实现了从血糖传统管理到血糖数据电子化采集、自动预警与主动管理的跃升,为围术期血糖管理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

患者入院后,血糖筛查数据能被实时、准确地录入系统,与电子病历中的其他信息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患者诊疗信息档案。一旦血糖数值超出正常范围,系统便会立即自动发出预警,精准地将异常信息推送给医生,为及时干预争取宝贵时间。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患者血糖的变化趋势,制定出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71653

在创伤骨科住院的81岁韦女士,信息系统在追踪其血糖数据时,发现首次餐后2小时出现低血糖水平,立即提示预警启动分级管控,内分泌科主动进行干预,成功稳定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因血糖问题引发的并发症。

借助信息化变革,医护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的诊疗服务中,也有效降低了因血糖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医疗风险,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托管模式创新:联合查房聚集多学科力量

柳州市人民医院创新围术期血糖管理托管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对院内围术期患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血糖管理。

医院对入院的患者实施“入院即纳入标准化管理流程”,对住院患者的异常血糖进行分层预警,针对触发3级管控的患者,内分泌科联合药学部、临床营养科、专科医师等在患者入院当天完成联合查房,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极大缩短术前血糖达标的时间;糖尿病专科护士予以全程血糖管理和健康教育;对于出院患者依托全院血糖管理系统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用药、复诊等,实现血糖管理闭环。

7E72F

该模式运行以来,全院围术期患者的血糖管理学科间壁垒得以打破,血糖监测规范化得以建立,患者收获更加个性、精准的治疗方案,主动、快速、高效的围术期血糖管理托管模式初见成效。

6E978

50岁的张先生入院当日检测出高血糖,血糖管理团队主动到科室查看患者,在予以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由15.8mmol/L下降至6.1mmol/L,进一步减少高血糖危急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制度规范完善:标准流程与质控指标双保障

在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创新进程中,规范制度流程的制定是关键一步。柳州市人民医院依据《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及《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血糖筛查流程、分级管理标准及血糖控制目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规范。

同时,有效的质量控制不可或缺。医院建立了一套质控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就像 “晴雨表”,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血糖管理中的问题,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果。医院还通过强化培训、制作血糖管理精品课程线上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非内分泌科医生血糖管理知识应用储备,提升全院血糖管理基线水平。

7FE3D

柳州市人民医院以改革创新为强劲引擎,深度聚焦精细化管理,精准地调控血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血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将继续深化血糖管理改革,全力推动 “住院—门诊(社区)—居家” 的血糖一体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将优质的血糖管理服务无缝传递给每一位患者,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与福音。

下一条:为健康加油“骨”劲!柳人医骨质疏松防治专科门诊揭牌启用

关闭

©版权所有 2020  柳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管理登录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8号    桂ICP备06011751号-1

快速服务热线(咨询、投诉、建议):0772-3612345    邮编:545006    地址:广西柳州市文昌路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