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机器人引导下脑内肿瘤活检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神经外科此次利用3D结构光手术机器人辅助,为手术提供了“精准导航”。
手术机器人,突破生命“禁区”
39岁的刘先生因“头晕、头痛20余天,加重7天”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头颅CT、MRI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患者病变位于脑深部,手术切除瘫痪可能性极大,且考虑病变为“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为化疗。如何治疗刘先生,帮助其重返工作和生活,成为了神经外科医生们心中最牵挂的事。

术前CT影像
人体神经系统极其复杂,颅内可供医生操作的手术空间极其狭小,故被称为生命“禁如今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外科医生已经能成功穿越手术“禁区”。

医生表示,对于脑深部肿瘤,解剖定位非常重要,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经过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综合考虑,决定使用手术机器人协助完成手术。这一手术机器人有其“脑”“眼”“手”,能够辅助医生在小切口的情况下定位到颅内病变,实现精准的微创手术。医生利用机器人的“脑”观察患者头部三维图像,规划路线;用“眼”实时跟踪确保机械臂到达手术位置;“手”负责准确定位,充当操作平台。其手术定位精度可达0.1mm,患者创口小于3cm。
手术开启“GPS”精准定位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在麻醉科的配合下,神经外科团队利用手术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精确定位肿瘤位置,确定手术最佳路径、手术范围等,并使用机器人行肿瘤穿刺定位。术中切片提示为“淋巴瘤”,出血仅10ml。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就可下床行走,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及手术设备的不断进步,神经外科紧跟技术发展,精进手术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更符合患者治疗意愿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