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分钟操作,甲状腺结节就消除了!”韦女士感叹。目前,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爱美人士,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从传统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再到无需开刀的微波消融术,柳州市人民院通过技术迭代革新的持续追求,让越来越多患者治疗体验得以不断提升。
“医生,听说有不开刀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新方法?”
“是的,不妨碍你继续美美美……这个方法就是微波消融术。”
今年年初,韦女士在一次单位体检中发现自己甲状腺有一个结节,这让她焦虑不安、食不知味,害怕结节会癌变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担心手术风险和手术疤痕影响美观。
后来偶然间,经亲戚朋友介绍,韦女士了解到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二病区主任吕侣博士及医院开展的微波消融术,于是怀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对韦女士的甲状腺进行细针穿刺病理细胞学活检,结果显示结节考虑为良性病变,且结节大小适中,位置在甲状腺腺叶的中心部位,在了解了韦女士的诉求后,医生认为她更适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治疗。

为了消除韦女士的恐惧心理,医生给她详细地讲解了手术过程,通过分享既往患者的手术案例,逐渐打消了她的疑虑。当听到该手术用一根针就能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不开刀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后,韦女士最终下决心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
手术仅用时20多分钟就顺利结束,最让韦女士感到神奇的是,术后她的颈部仅有一个2mm左右大小的针眼,几乎不影响美观,且恢复迅速,无并发症发生。
“我从小就是个很胆小的人,一听说要做手术,我就担心、紧张,吃不好也睡不好,听吕主任说微波消融治疗,不用开刀、没有切口,我安心多了。”韦女士向医生表达着她的激动与感谢。
吕侣博士介绍:甲状腺结节手术还是消融?这常常让患者陷入纠结。其实,两者的手术指征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目前,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二病区已经成熟开展并加入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起的中国甲状腺与颈部淋巴结消融联盟,标志着医院的甲状腺消融技术与国内先进机构接轨合作。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结节的微波消融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将仅牙签粗细的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进甲状腺结节内,通过微波能量使病灶局部快速产生高温,使得组织内的蛋白质彻底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消融病灶的目的。规范的甲状腺消融术限定在甲状腺包膜内,不会造成周围组织粘连,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甲状腺功能。
目前甲状腺结节消融术适应症主要是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如果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不想做全麻手术,而甲状腺结节大于1cm,有压迫感,或者影响美观,那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缩小甲状腺良性结节,很大程度地保留甲状腺功能。因此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性价比较高。
二、微波消融术的优势?
1.微创:微波消融术采用直径2毫米左右的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置入肿瘤部位,不需要开刀,患者恢复快。
2.治疗时间短:单发病灶≤5厘米的肿瘤可一次灭活,一次治疗时间在30分钟左右。
3.适应症广:微波消融术对于无法采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病灶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肺功能差的患者,可起到灭活肿瘤、减缓疼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
4.可有效联合其它治疗:微波消融术具有损伤小、患者康复快等特点,可以高效联合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栓塞等治疗方法,从而起到较好的综合治疗作用。
三、哪些情况可以做甲状腺微波消融术?
1.对于超声提示良性的结节,细针穿刺FNA-Bethesda报告为Ⅱ类或组织学证实为良性结节,既往颈部无放射治疗病史,在充分知情的条件下拒绝外科手术及定期复查主动要求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都可以前来乳腺甲状腺外科进行评估。
2.对于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位于胸骨后方、结节又大又多的、对侧声带功能障碍、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是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这类患者不建议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3.对于考虑是甲状腺癌的患者也不建议行微波消融治疗。因为恶性肿瘤无明显边界,肿瘤呈毛刺样生长,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消融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能存在肿瘤的残留。同时,甲状腺癌患者多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因此,证实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建议行规范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变侧甲状腺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四、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冰敷:治疗局部冰敷2小时;
2.饮食:术后1小时内禁食,1小时后从少量进软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忌烟酒、辛辣饮食;
3.日常注意事项: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天后可撕下贴膜。注意避免用力咳嗽,咳嗽时适当保护伤口,应当避免颈部剧烈活动。术后2周内颈部肿胀均为正常现象,如有特殊不适,如:颈部疼痛明显、肿胀持续加重、呼吸困难、嗓音持续嘶哑、吞咽困难、高热不退等,请及时联系医生。
4.定期复查:术后6个月回院复查,复查内容: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②甲状腺功能,具体内容需根据术前检查来定。
③根据术中情况,可能还有其他检查,包括CT、核素扫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