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不少女性都会出现月经失调。月经稀发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及病变,不规则的流血又会引起贫血及感染,严重困扰女性的生活。如果持续出现月经异常,则需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今天,柳人医妇科专家带大家了解一下多囊卵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除了慢性排卵障碍、不孕、高雄激素血症、超重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等病理生理异常以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健康。PCOS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生育,甚至影响女性的外表。除此之外,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较正常人更高。
我国PCOS诊断标准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另外需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1.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2.超声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规则、月经推迟,有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至3个月来一次月经,有些甚至会发生闭经。
★ 不孕是由于患者排卵异常造成的,此外,自然流产的几率也会增加。
★ 高雄激素血症引起患者多毛、痤疮;胰岛素抵抗可引起黑棘皮症,表现为颈背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皮肤增厚、灰褐色色素沉着。
★ 大部分患者为肥胖,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进行肥胖分级。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BMI≥25为肥胖。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可导致不孕,严重者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何应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就是生活方式干预。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循证指南》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行为,包括健康的饮食、定期的体育活动及自我监测管理。
超重/肥胖患者应在选择健康食物的前提下,减少膳食总能量摄入以减轻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可在妇科和营养医生联合指导下进行短期低能量饮食减重,执行期间应定期监测酮体和激素水平。
1.食物选择: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优质蛋白平衡饮食。
①主食。选择饱腹感强、热量不高的,如燕麦和玉米等粗粮。
②蛋白质。优选鱼肉、禽肉、豆制品。
③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其中水果不宜太甜,蔬菜尽量不含淀粉。每天摄入20至50克纤维素,包括不甜的椰肉、亚麻子、奇异子、西兰花、芹菜、无谷胶粮食、苹果、深色绿叶蔬菜。
④使用特级冷压榨橄榄油烹饪。
⑤每天至少摄入2L水。
2.烹饪方式:以水煮、清蒸为主,拒绝油炸、红烧。
3.吃饭顺序:喝汤→吃蔬菜→荤菜→主食,细嚼慢咽,每餐七至八分饱。
4.运动选择:无论何种运动都有利于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运动形式包括步行、慢跑、游泳、动感单车、阻力运动(负重、弹力带)等,即使对于低体重或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运动依然有效,有利于改善月经失调、痤疮、胰岛素抵抗、排卵功能等,还可以塑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与妊娠率。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月经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管理,必要时使用适宜的药物保护子宫内膜,预防代谢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