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我命苦,我却认为自己是‘抗癌锦鲤’。”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日间病房里,71岁的韦阿姨(化名)捧着热茶,笑眯眯地向医护人员展示手机里她和朋友一起跳广场舞的视频。谁能想到,这位面色红润的健身达人,竟是先后经历肺癌、肠癌、胃癌四次突袭,三次躺上手术台的“抗癌铁人”。

14年收到4份癌症通知书,她和医生成了“老战友”
韦阿姨的抗癌故事,要从14年前说起。
2011年,韦阿姨因持续咳嗽查出晚期肺癌,CT片上的左肺上阴影大如鸡蛋,肝脏密密麻麻的转移瘤,让她绝望。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团队采用精准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硬是把“鸡蛋”缩成了“芝麻粒”。

2017年,韦阿姨做肠镜筛查时被发现罹患乙状结肠癌。医院胃肠外科专家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切除;2021年,她的肺内肿瘤细胞又有增大活动迹象,医院胸外科团队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

2023年做胃镜检查,韦阿姨又被揪出患早期胃癌,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再次在腹腔镜的助力下为她完成高难度根治术。
“每次复查都像在拆一封不知内容的信,但医生总说‘别怕,我们陪你再闯关’。”韦阿姨说,医护团队的鼓励让她的战斗决心愈发坚定。
“抗癌秘诀”大公开,早筛是盾牌,乐观是盔甲
问及抗癌秘诀,韦阿姨告诉记者她的“百宝箱”:泛黄的随访记录本上画满星星贴纸,24小时在线的主治医生团队微信对话框,还有五颜六色的营养食谱手账……肺癌治愈后,韦阿姨成了“早筛课代表”,胃肠镜她年年打卡,CT复查从不迟到。
更令人动容的是她独创的“病房快乐疗法”:化疗时,带着病友跳改良版广场舞;手术前,她给年轻患者讲柳州民间故事;她还曾组织医护患者联办“光头造型大赛”……抵抗病魔之路,她总是乐观应对。
当精准医疗遇见不放弃的心,多学科诊疗创造生命奇迹
“从韦阿姨的治疗历程,可以看到肿瘤诊疗技术的日益进步。”柳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曹健斌介绍,从化疗到靶向治疗,从传统手术到单孔镜手术,医院组建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始终为韦阿姨量身定制方案。

“基因检测锁定突变靶点,3D打印技术重建手术路径,临床营养科、心理科、康复医学科全程护航,10余个科室接力守护这条生命线。”
如今,韦阿姨不仅是病区的“抗癌形象大使”,还成了早癌筛查义务宣传员。她自创的柳州方言版防癌顺口溜在社区广为流传:“烧烤腌菜莫贪多,体检报告勤翻咯,咳嗽便血莫硬扛,早查早治笑呵呵!”
医患共谱生命乐章,手术刀背后的温度
“记得第二次手术前夜,我偷偷在病房抹眼泪,结果凌晨两点查房的护士姑娘塞给我一个爱心玩具,给我鼓励。”谈及过往的点滴,韦阿姨很感动:“主治医生把我家女儿拉进了医患沟通群,24小时答疑从不嫌烦。”

治疗期间,还有很多温情细节让韦阿姨难忘:化疗时中医专家特制的开胃茶,用布料缝制的输液保暖套,还有根据她体质调配的艾草足浴方。韦阿姨也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其他病友,化疗期间,她在手机上设置抗癌病友群的打卡提醒。手机闹钟响起后,她马上去监督新病友做呼吸训练。

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党支部书记李竟长博士说:“韦阿姨的抗癌奇迹,印证了‘肿瘤慢病化’管理的可能性。我们正在构建覆盖全癌种、全周期的精准防治网络,让更多患者能像韦阿姨一样,把抗癌战打成充满希望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