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人进!洪涝后健康提醒:防范肠道传染病要把好三道关

发布日期:2025-06-26

来源:

点击数:

近期,广西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天气,强降雨导致多地出现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灾后发生肠道传染病及虫媒传染病风险增加,做好灾后防病尤为重要。

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蒋忠胜提醒,洪涝灾害期间,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民众要把好饮水、食物、环境三道关。

在洪涝期间,水源可能被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污染,直接饮用生水风险极高。建议饮用水要煮沸后饮用,还可选择合格的瓶装水和桶装水;装水的缸、桶等容器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临时饮用水(井水、河水等)应在疾控机构指导下澄清、消毒后再使用。

食物卫生方面,尽量选择食用没有被淹的瓜果、蔬菜。可蒸煮的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被洪水浸泡的包装食品(如罐头、真空米袋)若出现胀包、渗漏、霉斑,即使未过期也不能再食用。

洪水退后,要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冲刷墙壁、地面,注意彻底清除屋内霉菌,清洁擦拭家具等各类被污染的物品,全面清扫院落及周边环境,彻底清除淤泥、垃圾等各种污物。必要时可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含氯消毒泡腾片、二氧化氯消毒片、酒精、季铵盐类消毒剂等,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对家庭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蒋忠胜表示,万一发生腹泻,为了防止脱水,可以喝盐糖水,用1瓶矿泉水(500毫升)加1小撮盐(用筷子蘸三次的量)加4勺白糖,小口慢喝。还可服用蒙脱石散,但儿童的用药量要遵医嘱。同时,需警惕3个危险信号:出现便血、体温发烧至39℃以上不退、眼睛凹陷,如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可以到消化内科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或急诊科就诊,对于儿童患者则及时到儿科门诊或急诊儿科就诊。

这些预防措施能够帮助大家有效抵御洪涝期间肠道传染病威胁,希望大家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确保自己和家人在洪涝期间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关闭

©版权所有 2020  柳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管理登录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8号    桂ICP备06011751号-1

快速服务热线(咨询、投诉、建议):0772-3612345    邮编:545006    地址:广西柳州市文昌路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