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女士因“痛经1年伴随严重的肛门坠胀,且药物无法缓解”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浸润了整个直肠前壁全层,诊断为“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过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妇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通力合作,成功为李女士放置双侧输尿管支架,腹腔镜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术,直肠节段切除彻底去除病灶。术后李女士在妇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恢复良好,并接受了专家团队为她拟定的长期药物管理方案。
亲爱的女性朋友们,今天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想跟大家聊聊这种可能会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生育生殖能力的妇科疾病——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每个月子宫内膜都会为可能到来的宝宝做准备,增厚、血管增生,如果没有怀上宝宝,这些内膜就会脱落,形成月经。
但是,有时候这些内膜细胞会“迷路”,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比如子宫表面、卵巢表面或深部等,这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这些“迷路”的内膜细胞跑得更深、更远,侵入到盆腔器官的深层组织中,比如子宫韧带、直肠子宫陷凹等部位,有时候甚至会侵犯到肠道、膀胱、输尿管等器官。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迷路”的内膜细胞具有生长、粘附、浸蚀能力,在异位的部位“生根发芽”,除了引起疼痛、包块的症状以外,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被称为“良性癌”。
如何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如果有明显的痛经症状,或者与月经相关的下腹坠胀,大便疼痛,需要警惕,要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医生会通过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但确诊还是需要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
如何治疗这一病症?
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路径包括开腹和经腹腔镜,推荐腹腔镜手术为首选。手术的目的是去除病灶,恢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缓解和治疗疼痛,促进生育。术前根据患者病情可应用药物治疗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损伤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延缓术后疼痛复发的时间。
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包括孕激素类、口服避孕药物等,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早积极备孕或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对于复发的患者,全面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和生育能力,推荐药物保守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1.避免人流;
2.避免经期同房;
3.注意经期卫生;
4.避免经期的寒冷刺激;
5.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反式脂肪摄入过多);
6.如有青少年痛经、严重痛经等不适症状,请尽早就医治疗。